在连环画家中,王亦秋算不上高产。
但他的作品每问世一部,就能赢得读者的观赏,并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我觉得,王亦秋是一个以质取胜的画家。在与王亦秋的相处交谈中,我多次听他讲到“理念”这个词语。我的理解是,他说一个画家要画好画,就要有明确的意识来支配创作,大到画幅的题旨,构思布局,小到一个细节,一个道具,都要做到胸中有全局,笔笔有交代。所谓古代画家所说:意在笔先也。何为画家的“理念”?这是画家对整个绘画活动过程的总体把握,化抽象为形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从而使画面形成一种稳定、鲜明的风格。每个画家也许对“理念”一词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晰的,那就是,凡优秀的画家,不仅用手作画,更善于用头脑作画。我观王亦秋作画,看到了他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从上个世纪40年代就开始涉足连环画坛的王亦秋先生,尽管画过《林海雪原》等现代题材的作品,但画得更多的是历史题材,如《杨门女将》、《陈玉成》、《鉴真和尚》、《兰亭传奇》、《康熙》等,画这类作品,形似已属不易,神似就更难了。为了达到神似,神似就更难了。为了达到神似,就先要做到形似。粗看,古代人穿的宽袍长衣,但细究后,才会知道,明为明,清是清,其服饰是有区别的。王亦秋认为,创作古代题材的连环画,要符合各个历史朝代的衣、食、住、行的习惯,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史风貌有一个形象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点,他画的功夫之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广泛收集历史文物资料,寻觅《文物》、《文物参考资料》、《考古》等文博杂志,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
他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及自己的每一幅画面中。在《陈玉成》中,有一个描写陈玉成鼓励汪春海指挥打仗的场景。画面上画的地点是陈玉成的指挥部,室内的家具摆设,从大写字桌到椅子、茶几等,一看便知是清式红木家具。因为,往往有画家会把明代与清代的家具画得面目不分,而实际上明代的家具还要古朴些,清代的家具已经有些中西合璧的风格了。如果没有对清代家具的熟稔,是画不出这样逼真可信的画面的。而陈玉成的服饰也颇具特点,白色的大袍,一袭头巾真后拢扎,显得威武精练。这一形象的塑造,其来源是多方面综合而成的,这里有罗尔纲《太平天国》一书中的描写,有英人《太平天国亲历记》一书的插图借鉴,也有从洪秀全的胸像中衍化而来的,还请教了有关历史专家。因此,王亦秋笔下的这些画面都是过去描写太平天国题材连环画中所没有的,也是极符合那个特定年代的人物服饰。难怪,《陈玉成》出版后,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上海《历代服饰》作者都感到新奇,觉得有些是他们所没有掌握的资料。为了创作《鉴真和尚》,真实地塑造好这位中日友好使者的大和尚,王亦秋查阅了不少有关鉴真的历史资料。又从古代木刻画中的和尚肖像得到了不少启发,他要还鉴真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善良可亲的形象。因为,在人们的头脑中,一讲和尚,就是《西游记》中唐僧和尚的模样。其实,和尚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各个年代、各个地方,和尚也是各各不同的。因此,王亦秋只身来到鉴真生有生活过的扬州大明寺体验生活,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白天在寺院里转悠,熟悉环境,寻找感觉,晚伴着青灯黄卷阅读材料,将思绪沉浸到那个朝代的那个情景之中。清苦的生活体验,孕育出一幅幅精湛的画面。我们从那幅两个来中国的日本留学和尚对鉴真顶礼拜谢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和蔼雍容华贵高雅,日本僧人穿着日本式和服,简洁而宽大。鉴真的服饰就与其他的尚的服饰拉开了距离。可以说,王亦秋每完成一部作品,都有着不懈的艺术追求。以绘画手法更为成熟的《兰亭传奇》为例,从画面上看,它与早期的《杨门女将》风格上趋于一致,但仔细观赏,则大有变化。他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木刻与剪纸的特点,绘出了连环画新的趣味,线条工整而流畅,丰满而又略带装饰。每一幅画面,都给人在视觉上有一个聚焦点,也可称作画面的亮点。有的画面因人物众多,难以形成一个焦点,一王亦秋笔下,仍然画出了人物之间相互顾盼呼应的神韵,以及彼此无法割舍的完整性。修林茂竹、溪水涟涟,再现了兰亭流觞曲水间文人雅集的闲情逸致。而人物的衣饰结构则得自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那座大佛。在仔细观摩了大佛的衣饰线条,使王亦秋顿悟:这样的装饰性线条,才符合那个时代的人物,才富有与真实相吻合的历史感。因为,历史感无法臆造,却可以比照和推论。因为王亦秋有了“历史感”这样一个理念,他的画就逼真、就厚实。也因为他不想把古典题材画成一个模样,让人不分明清、无论魏晋,他才不断地变化着创作路数,以求得更符合特定环境中的历史感。这样,他笔下《林海雪原》中的雪,就不画成单线条,而以黑、灰、白的层次来显出雪的质感。《鉴真和尚》东渡扶桑的船只原型,是王亦秋在扬州大明寺方丈室里,从日本人作为礼品赠送的精美画册中找到的。《陈玉成》中描写太平军使用的“抬枪”,是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太平天国浮雕中得到的启发。如此等等,不难看出王亦秋先生追求画面真实的良苦用心。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一个连环画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王亦秋深谙此中甘苦。每次创作前,他都要实地采风,在一次次假设中去寻觅,去熟悉生活原型,从服饰、道具、建筑、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去下一番考证的功夫,努力追求古代题材特定的时代感、真实感。熟悉王亦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功夫在画外的人,为了画好连环画,他常常把创作采风的见闻写成艺术札记,将自己的生活趣事及感受写成散文,登载于报刊,文笔生动形象,读来津津有味。文如其画,或者说画如其文,王亦秋给读者留下的,都一样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