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自然
在我的第五本个人画集的自序中曾感叹道:“大千世界,博大精深。”当今,世界艺坛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在这个百花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世界里,我凭借浪漫写实的画风,借助江南风情为母体,这十多年来创作了一批人物和风景油画。我不敢说每一幅都很完美,却都是我在艺术道路上潜心探索的一个又一个的脚印,至少她是真诚的……我的人生观是属于美好的、温和的;我的艺术观是大众的、通俗的;我对技法的要求是严格的、优雅的。我并不奢求读者在画面上得到深奥的哲理或者个人情感的极端宣泄,我追求着的是宁静、素雅和情趣;我尊重传统,容纳生活,酷爱技法,勤于手艺。
我希望我的画给你带来的是一个东方艺术家对生活的美好写照……这大约是我近几年来作画的理论支柱。
没画是一门外来艺术,近百年来,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实践,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重要艺术门类而被人们所接纳。
所以,习油画者,对西方的油画发展史的研究、学习十分重要。膜拜西方油画的技法一定要到位。随着改革开放,大信息量的西方艺术风格流派以及技术工具的引进,远远超过了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的了解。所以作为一名东方画家,体验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内涵,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油画艺术的审美观是和时代、和社会、和人文紧密相连的。油画艺术所以为我国所接纳、为群众所欣赏,原因之一也就是在此。作为一名油画家,对世界上五彩缤纷的艺术学说、流派可以去了解,去理解,但更为重要的是:不脱离时代,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不脱离民众,这样你的艺术语言就会真诚、具有个性,才能成为被认同的艺术语言。
我的画是实实在在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理论基石上的。这大约是这本书中我要说的开卷语。
目前,作油画所需之工具与材料,已不成为困惑油画制作中的难题,随着各种性能的油料、画布、刮刀、笔以及调色板、油画架等硬件的引进,画家只要找到自己所适合的工具并通过运用,熟悉掌握这些工具之性能就可以了。
如油画颜料,国产的与进口的固然的着质量上的区别,但国产颜料也在不断改进,尤其是有几种国较颜料,如粉绿、土黄等质量上乘;国外如“牛顿”、“伦勃朗”名牌颜料,其墨绿、深红、深赭等质量极佳,所以个人已认同国产货与进口货混合使用。只要对颜料性能了解,使用得当,即可。
再如油画笔,在五六十年代,大家使用的是从前苏联引进的硬毛方头笔,用这样的笔,笔触有力度。现在市场上又引进了软毛圆头油画笔,画出的画面优雅、微妙。另外,建议不妨试一下中国画中工笔画使用的小毛笔,如小叶筋、须眉笔。如使用得当,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技法上的乐趣,特别是对拉长线条和色彩衔接会十分顺手。
刮刀是油画绘制中的重要工具,不要将刮刀的功能仅仅看作只是调挑颜色、刮洁调色板的工具。对各款式的刮刀如能像使用画笔一样来对待的话,会使你的画面产生神妙的技法效果。但需注意的是,刮刀技法在画面上直接使用要得当,不然,画面会出现行画陋习之痕。
油是油画中不可少的材料,但又是使油画作品变色的罪魁祸首,使用时要慎之又慎。如人需要食盐,但食之过量则对人体有害一样。古典画中大量使用油,也就是所谓的古典透明画法,现代(印象派以来)大多是直接画法。对油的使用,除了起稿稀释颜色,使笔触流畅之外,还经常用薄油罩在颜色底料上,使色彩与油画肌理更为丰富。
油画工具的使用,不可能像使用家电,有份说明书就可以按谱操作的,它是凭画者的素质,经过长期磨练和探索才能逐步掌握其性能,并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人的作画风格。
近年来为画家关注的油画表现技法之一,是对画面肌理的处理。肌理,包括笔触流畅与力度,更重要的是画面颜色的厚薄与流动。青海省画家在作画前,先在画布上用丙烯或其他材料做出厚薄、质量等效果,再在上面作画。此法可产生丰富的肌理。也可在作画过程中注意厚薄的塑造,以达到视觉上的质量感,集子中所介绍的画较多地使用了后者这种制作方法。当然你也会发现,现在不少表现很厚,但很平整光滑,画面呈现制作感很强的油画,这也不过是一种肌理的表现。总之画面的肌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画家的画风以及艺术语言的表达。
在发达的科技信息时代,现在使用相机、电脑来取代写生,借用幻灯打准轮廓,甚至用感光底料在画布上显像等等,青海省画家在使用这些手段,而且借助这样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经过这种特殊处理,画面的直接效果也来之一新,甚至影响画家风格的形式。但我主张还是多画一些写生,因为写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在制作,而是客观对象在画家手中的直接表现,它更多地蕴涵着画家最珍贵的东西——感情的流露与宣泄。这些作品被称为习作,而优秀的作品往往存在于这个领域中。它少有品感,而多一点生动性、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有意识地在画面上追求未完成式,因为完整的是一种美,而残缺也是一种美。
文:潘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