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到一组老照片,勾起了久违的回忆:
在那个电视、手机、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连环画(小人书)是大人小孩共同的快乐。
街上的租书摊随处可见,花上几分钱租上几本小人书,笃笃定定地看上一下午。
露天的街角却比图书馆更安静。
生动鲜活的配图、简洁精致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
小小一本连环画,却集绘画、文学、装帧于一体。
不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支起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和最原始的认知,也是无数人对传统文化和美的最初启蒙。
“连环画中有大量内容来自中国传统的历史故事,这些最有名的故事由最好的画家画给儿童,画给成年人,而且在画法上艺术性也很高。”
《最后一个店铺》
冯骥才先生毫不掩饰对连环画的喜爱:“那种表浅的通俗图书,曾是他们最初汲取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源头。”
前一段时间热播剧《人世间》的原著作者梁晓声,也在书中回忆自己和连环画的故事:
“从五年级到初一、初二,我几乎将四处小人书铺的小人书看遍了......所谓文学的摇篮,对我而言,当年那些小人书铺即是。”
《西游记》连环画
87版《红楼梦》拍摄前,王贵娥和夏明辉前去江浙一带选角。
身边带的除了一套原著,还有一套戴敦邦等人绘制的《红楼梦》连环画,甚至试戏录像的小品也是依据这套连环画。
《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
连环画曾经陪伴和滋养了几代人的童年与成长。
然而随着电视机在家庭的普及,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曾经风靡半个世纪的连环画,却在大众的生活中慢慢失宠、过气,最终独守寂寞,销声匿迹。
尤其对于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连环画已然成为一个陌生的名字。
电子产品、各式玩具、各类游戏令人眼花缭乱,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浸在肤浅的快乐中,一步步沉沦,早已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耐心。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随着暑假到来,孩子的假期和智能手机似乎更分不开了。
“放假了,孩子天天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总是在刷视频,不知道该怎么让她远离?”
......
那么倒不如与孩子一起,抛开电视,放下手机,再一次回归连环画的世界,享受单纯简单的阅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