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康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广兰时的情景,那是他们即将从上海启程的前一天,他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从未当众讲过话的他紧张得全身发抖。
2. 突然,一个大眼睛、扎着麻花辫的姑娘走过来,轻声说:“你不要紧张,上台时不要看台下的观众,只想着自己的演讲稿,就好了。”看着那双忽闪的大眼睛,秦康紧绷的神经放松了。
3.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女孩叫王广兰,和他一样要去兵团。秦康再次见到王广兰,已是在农六师(现六师)的一所农校,她学的是畜牧专业。两人相见,喜不自胜。在远离故乡的边陲,他们成了好朋友。
4. 有人后悔了,有人想家了,王广兰挺起了胸膛,她揽住哭泣的女同学,坚定地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扎下根,干出一番事业。”17岁的王广兰就像姐姐一样,照顾安慰着身边和她一般大的孩子。
5. 由于王广兰腿有残疾,她被安排到团场托儿所工作。在托儿所,王广兰疼爱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照顾无微不至。
6. 那时候,连队工作忙,十天才能休息一天。只要一休息,大家都会聚到王广兰的宿舍里。她歌唱得好,每次去就像开联欢会,偶尔她还能给大家做几道上海菜,解解馋。
7.1963年9月的一天,秦康正在棉田里摘棉花,突然听到同事说,王广兰去世了。他一下子就懵了,蹲在地头大哭起来。
8. 后来他才知道,王广兰在托儿所工作的时候,经常肚子疼。因为工作忙,她总是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了就去卫生室要几粒止疼药。
9. 直到有一天,她疼得晕过去。当同事把她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查出是腹膜炎。由于延误了病情,王广兰一个月后去世了。
10. 如今,老人们还会聚在一起,看着团场越来越多的楼房,越来越宽的路,说起那个大眼睛的姑娘,感慨万千。
●王鸿庆/绘
20世纪60年代初期,内地一些大城市的支边青年,怀着“好儿女志在四方”“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雄心壮志,告别父母,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新疆。1961年至1966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兵团相继接收安置了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6个省市的支边青年12.7万人,其中上海支边青年97048人。支边青年在兵团老干部、老战士的言传身教下,闯过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成为军垦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支边青年担任师、团、营、连各级领导职务的有8000多人,受过农学、农机、畜牧、财会、教师、建筑、经营管理等专业培训的有1.2万多人。
——摘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