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连环画(2)
这些小书的内容,一度沿袭石印画报描绘时事新闻的传统,画当时报纸上有轰动效应的通讯报道,如"直奉大战"、"阎瑞生与王莲英"等。如今还能见到的有《江浙直奉血战画宝大全》一种,24开本4集,由胡亚光与孙步月、胡小萼、金少梅合作编绘,上海战事写真馆1924年印行。内容描绘江浙两省直奉派系军阀混战中各个战役的情况,绘画采用西画素描手法。当时这些画册,因涉及政局,往往会遭到统治当局的干预,发生画家被抓,书籍被禁的情况。1918年,上海丹桂第一台上演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在市民中引起轰动,因而小书商们以抢新闻转而抢京戏题材。小书跟着连台本戏依样画葫芦,一本接一本地出来。最早画连台本戏的作者有朱芝轩、刘伯良、李澍丞等。这种画京戏的小书,比过去以新闻为内容的画,题材更通俗,连续性也更强,但画面处理比较粗糙,很少有背景,人物形象都按戏台上的扮相,开花脸,挂须口,画马只画马鞭,连城墙也画得象戏台上的一样,文字说明也随便在空白处写上几个字。其后,小书的内容又扩大到旧说部、旧小说。从现存的资料看,最早的大概是刘伯良(一说与朱润斋合作)所画的《薛仁贵征东》,又称《跨海东征》,是根据章回小说编绘的。全书20集,每集30幅,用有光纸石印,46开本,上海有文书局1920年出版。这时,连环画的形式是上文下图,文字约90字左右,占版面的四分之一。写在画面空隙处用一句话概括画面主要内容。画面人物装束虽仍袭戏装,北京却已摆脱了舞台程式,根据内容也画出一些背景。这是连环画的新发展。1929年,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放映,连环画受其影响,模仿有声电影,在画面上用人口"冒气"的办法,写上人物要说的话,名为"口白",以此来代替上文下图的形式。
当时,上海杨树浦工厂厂区几个经售唱本、"小人书"的摊贩,想出了一个出租"小书"的办法。因为"小书"的读者多半是少年儿童和劳苦大众,没有多少钱来买书,所以租书办法可以使他们少花钱多看书,出版商则可以因读者要求新书量大而多出书、多赢利。这样就使"小书"读者越来越多,书也越来越多,出现了茅盾在1932年发表的《连环图画小说》一文中所说的景象:"上海街头巷尾象卡哨似的密布无数的小书摊"。
文:黄若谷 王亦秋
|